
烘豆教學影片隨選隨看 打破時間空間限制


終極指南 EP1 | 課程內容介紹
在接下來的系列影片中,將帶領你學習如何測量生豆參數、樣品烘焙以及根據杯測資訊制定烘焙計畫。作為烘豆師,必須掌握這些技能,因為咖啡豆的產季和品質不一,無法用統一烘焙方式處理所有豆子,了解咖啡豆的基本知識對於成功烘焙至關重要(......)

終極指南 EP2 | 樣品烘焙
在這支影片我們將會帶大家了解樣品烘焙的目的、如何設計樣品烘豆曲線以及量測生豆所需要的工具。但是在烘焙前,我們要先了解生豆的狀況,是否是當年產季?處理法是甚麼?生豆的含水率、密度是多少?基本上大部分的物性參數生豆商都會提供,不過生豆進來後我們還是會再做一次檢驗,以避免生豆在運送途中有變質的狀況,所以樣品烘焙的第一個目的就是了解生豆的品質是否如同購買前所認知的狀況(......)

終極指南 EP3 | 如何杯測
常聽到人說「要會烘豆,首先要先會喝」,杯測是最快速及簡單能夠喝到咖啡風味的方法,且可以一次喝到非常多的樣本,透過這樣的方式我們可以完全排除沖煮對咖啡風味的影響,準確的判斷生豆的品質、潛力以及適合烘焙的方式及落點,因此,杯測能力對於烘豆師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技能。在這支影片我們會教你杯測需要準備那些器材,杯測的流程以及需要注意的細節(......)

終極指南 EP4 | 烘焙三大階段的節奏分配
這個章節我們要來學習怎麼設定烘焙計畫,其實烘焙計畫主要目的就是設定各階段烘焙的時間,再來回推各階段所需要的升溫率,也就是常聽到的ROR,有了ROR以後我們再根據對烘豆機的了解,設定入豆溫度、出豆溫度,以及各階段需要的火力、風力、以及轉速 (......)
終極指南 EP5 | 哥倫比亞 Supremo 水洗-豆目大、含水率高的烘焙要領
哥倫比亞Supremo水洗算是烘豆師很容易會遇到的一隻豆子,屬於豆目大、含水率高、密度中等的豆子,風味上比較沒有特別活潑的酸值,但卻有較厚實的body及甜感,所以經驗上我們不太會把哥倫比亞烘淺焙,淺烘焙的哥倫比亞喝起來很容易帶有草本跟刺激的酸,因此會烘到中焙以上取它的堅果、焦糖、巧克力調性(......)

終極指南 EP6 | 印尼-深焙的處理技巧,含水率高又大顆的豆子怎麼烘?
印尼產區因為經常下雨,在處理法上能選的不多,因為豆子在後製的過程需要控制溫度和時間去做發酵,最後還需要乾燥,印尼潮濕的氣候讓這些製程變得很不容易,因此發展出了濕剝處理法,也造就了這個產區特有的藥草風味。 我們這次烘焙的是常見的印尼 曼特寧,這支豆子的目標是表現出它的甜感以及醇厚度,屬於豆目大、含水率高、密度低的豆子,這樣的豆子要注意的就是 (......)

終極指南 EP7 | 肯亞 AA Top 水洗處理法,「一定要破關」的必考題
大部分肯亞的品種都是SL28、SL34,肯亞的分級是按照豆目大小區分有AA、AB、C,AA是最大顆的,等級之分則有TOP、FAQ,FAQ的風味乾淨度會比較差,TOP比較好,建議就是買AA或是AB的TOP的等級來練習。 (......)

終極指南 EP8 | 豐富的花香及水果炸彈-衣索比亞
衣索比亞是可以說是精品咖啡的起源地,有非常多的品種是從這邊衍伸出去到其他國家種植、改良,衣索比亞因為其得天獨厚的地理及天候條件,造就了豐富的花香以及柑橘類型的水果調性,比較常見的有耶加雪菲、古吉、西達摩,衣索比亞的分級是以瑕疵率去分級,建議練習就是買G1的來練 想烘出衣索比亞的花香、漂亮的酸質以及豐富的水果風味,我們會用 (......)

終極指南 EP9 | 特殊處理法的烘焙方式-哥斯大黎加 音樂家 蕭邦
音樂家系列的豆子透過特殊的發酵以及後製處理,讓豆子帶有非常奔放的香氣,一登場就獲得台灣民眾的喜愛,知名度不下於耶加雪菲,幾乎已經是各家自烘店必備的品項之一。但特殊處理法在烘焙上的困難點就在於 (......)

終極指南 EP10 | 一起杯測前面 5 支示範烘焙成品,喝得出味道也烘得出來,才是最重要!
本集可以說是精華中的精華,前面幾集我們一共烘焙了哥倫比亞、肯亞、印尼、衣索比亞、哥斯大黎加等不同產區及處理法的豆子,這集我們要來統一杯測這些咖啡,學會烘焙之前一定要先學會喝,除了教大家怎麼樣有系統地去品飲每一杯的風味外,也會說明這些豆子日後烘焙時可以調整的方向。(......)
此外,我們也誠摯邀請您參加實戰課程,透過實際操作烘焙與杯測討論,才能夠將學到的知識記起來。報名連結請見內文

比賽經歷
- 2023 WCE世界盃烘豆賽台灣 季軍 No.3
- 2020 WCE世界盃杯測師大賽台灣選拔賽 No.7
-
2016大港杯國際烘焙交流賽No.13
-
SCA精品咖啡協會烘焙初級認證
-
SCA精品咖啡協會烘焙中級認證
-
SCA精品咖啡協會感官初級認證
-
SCA精品咖啡協會感官中級認證
-
SCAE歐洲精品咖啡協會咖啡師初級認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