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貝思專欄![]() |
有在烘咖啡豆的朋友,
時常會聽到自動烘豆機,
但其實每個烘豆機品牌說的自動都不太一樣,
那究竟什麼是自動機? 什麼又是自動烘焙呢?
這一篇讓你一次全懂。
圖1.市面上所說的,自動機,自動烘焙,其實是兩個不一樣的概念
自動機是指烘豆流程自動化,
分析烘豆的流程,大概可分為,
暖機、下豆、烘焙、出豆、散熱、下豆,這六大項,
所以在廠商宣稱是自動烘豆機時,
可以檢視這幾個烘豆流程,到底有沒有自動化,
一氣呵成的自動化,才是真的全自動化。
圖2.自動機需要涵蓋所有烘豆流程步驟,包含自動暖機、自動進豆、自動烘焙、自動出豆、自動散熱、自動下豆。
傳統的烘豆機暖機,大概需要20~30分鐘,
讓烘豆機從室溫的25度C升溫到200度C,
如果能減少暖機的時間,甚至自動暖機、自動恆溫在預設的入豆溫,
將大幅度節省烘豆師的時間與精力。
圖3. 傳統瓦斯烘豆機的暖機時間,需要20~30分鐘。
當暖機完成,達到入豆溫時入豆也很重要,
因為會影響咖啡生豆與鍋爐的熱平衡點,
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回溫點,
所以判斷暖機完成,並自動下豆,也應是自動化所應該有的功能。
圖4. 判斷完成暖機時,自動下豆非常重要,因為會影響咖啡豆與鍋爐的熱平衡點,也就是回溫點。
下豆後,就開始操控,火力、風門與轉速來烘豆了,
但每家廠商宣稱的自動烘焙技術也都不太一樣,
這部份我們會在下一集,仔細介紹。
圖5.烘焙就是控制烘豆機的,火力、風門與轉速,每家廠商宣稱的自動烘焙,其實功能差異很大。
烘豆完成時,通常會依據一些條件判斷下豆的時間點,
其中化學反應最重要的就是溫度與時間,
判斷條件完成,自動出豆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
圖6.烘豆產生的化學反應,最重要的就是溫度與時間,所以判斷條件完成,自動下豆也是非常重要的。
下豆後,其實咖啡豆沒辦法立即從高溫降到室溫,
所以迅速的自動冷卻也很重要,
如果降溫太慢,等於是延長咖啡豆的烘焙時間,
這是烘焙師不樂見的。
圖7. 冷卻也是烘豆的一環,能迅速的自動冷卻也很重要,太久的冷卻時間,會讓咖啡焙度變深。
如果需要連續烘焙大量的咖啡豆,
譬如義式配方等等,
從散熱盤自動下豆到大型容器的功能是非常便利的。
圖8. 有自動下豆的功能是很便利的,讓咖啡豆可以自動從散熱盤,送到大型的熟豆容器。
烘豆機如果有完整的自動化的機構,
那就會有以下幾個優勢,
1.便利性高、2.節省時間成本、3.簡化操作
圖9、10、11. 烘豆機自動機構的優勢有,便利性高、節省時間、簡化操作程序。
科學烘豆越來越成為主流與顯學,
所以我們成立了,烘豆手法技巧討論區,
歡迎分享與討論,各家的烘豆曲線。
圖12. 近期成立一個"烘豆手法技巧討論區",歡迎任何曲線烘豆討論。
這樣大家對所謂的自動機,有更了解了嗎?
大家如果有任何感想、問題,歡迎在YT留言,
喜歡我們的影片,請訂閱按讚分享,我們下個影片見瞜,掰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