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貝思專欄![]() |
上一篇我們提到了小烘豆機在搭配了全自動風味重現功能下,有效率地節省烘豆師寶貴的時間,進而將烘豆機的產能最佳化,接下來,我們將分析:如果同樣都具有全自動風味重現功能,小烘豆機對上大烘豆機有甚麼優勢?
先從烘豆師是如何決定進貨哪支咖啡豆說起,一般會經過幾個步驟:最小包裝量生豆採購或跟生豆商索取一些樣品,接著以機器最小烘焙量,並固定烘焙手法進行試烘,烘焙完成後立刻進行杯測,判斷豆子是否符合需求,如果杯測結果不如預期,也可以再調整烘焙手法重複流程,直到確定需求後,才會向生豆商進貨。
在這段過程中,小烘豆機的優勢就能完整地顯現出來,理由如下:
1.小烘豆機可當Sample roaster,大烘豆機則無法:
雖然有少部分的烘豆師會自行至產地尋找生豆商沒進的生豆,但大部分的烘豆師都會選擇向生豆商進貨,而生豆商推薦的生豆種類可能會有好幾支,因此,判斷要進哪支生豆,就成了重要的課題;其中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向生豆商購買最小包裝重量,把每種生豆樣品都以機器最小烘焙量進行試烘,將烘焙過程、手法記錄下來,烘焙完成後進行杯測,如果杯測後豆子風味不如預期,可以再調整烘焙手法進行第二次、第三次的烘焙,豆子的風味、價格都符合需求後,才會大量進貨。
在做樣品試烘時,原則上會盡量固定烘焙手法,如此才能有效率地鑑別生豆的風味,如果有全自動風味重現功能,好處是能確保每支豆子烘焙過程完全一致,提升風味判斷的鑑別度。
假設是以15公斤型的大烘豆機進行量產,一般不會直接投入15公斤的豆子做測試,通常會找加熱方式相同的小烘豆機當做Sample Roaster,降低測試過程消耗的生豆及能源成本,想想看如果要測試的是Gesha,就能了解這麼做的必要性。
但如果是用3公斤型的小烘豆機,因為其最小烘焙量能壓在200克,就可以直接當成Sample Roaster使用,不需要再另外準備一台更小的烘豆機。
2.小烘豆機比大烘豆機節省測試成本:
選好生豆後,接著要確定烘焙手法,通常需要反覆調整,難以一次到位,如果之後每鍋以最大烘焙量15公斤生產,那就必須測出適合該支生豆15公斤的烘焙曲線,一般會先用Sample Roaster試烘少量的咖啡豆,如果杯測結果符合需求,再將同樣的烘焙手法套用在15公斤型的大烘豆機上,這麼做的確可以減少生豆消耗的成本,但卻難以保證烘出的風味會按照原本所預想的呈現,如果與預期偏差太遠,這15公斤的咖啡豆就是白白浪費了。
另一方面,如果是3公斤型的烘豆機,除了可以用最小烘焙量試烘,甚至一鍋直接用3公斤的生豆測試,也不算太浪費,而且有全自動風味重現功能,烘焙手法調整好後就能把曲線直接套入產線生產。如果需要同時有15公斤的產能,那就將測試好的烘豆曲線套用在5台烘豆機上,不僅省下了生豆消耗的成本,也能保證風味會按照預期呈現。
3.小烘豆機沒有庫存問題:
大烘豆機受限於最小烘焙量,接單的彈性較低,訂單都必須有一定數量才能接,因為接了少量訂單會導致生產過量,產生庫存,如果這些庫存沒辦法即時消化,而是過了一段時間才出貨,就違背了精品咖啡強調新鮮的精神。
另一方面,小烘豆機在接單生產上比較彈性,不論大或小的訂單都能接,甚至能精準配合訂單需要的量,做到零庫存;美國精品咖啡 ( gourmet coffee ) 的鼻祖 「Peet's Coffee」也採用接單才生產的「小鍋精緻烘焙」的概念,以保證咖啡豆的新鮮度,強調要讓消費者在家就能喝到最新鮮的精品咖啡。
4.小烘豆機的價格比較低:
因為小烘豆機的價格及生豆消耗成本相對於大烘豆機便宜許多,烘焙量也足夠一般營業用,通常是自烘咖啡店或工作室的優先選擇,之後生意規模如果需要換烘豆機,原本買傳統的手動小烘豆機多半是留作Sample Roaster、處理小量訂單用或二手賣出,但如果一開始選擇全自動風味重現功能的小烘豆機就不同了,因為玩家一路發展到店家在這段過程中所累積的經驗,都能透過機器紀錄下來,隨時調出紀錄重現,經年累月測試下來的烘豆曲線可以直接套用生產,並不會白白浪費,而產能也足夠創業起步所需,之後隨著業績成長再逐步添購相同機型,減少升級機器的資金壓力,讓手邊的資源能更加活用。